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在田间环绕,灌渠、排沟相连成网,广袤无垠的田洋绿油油,村民们正骑着摩托车穿梭在田间地头。这是记者近日在万宁市龙滚镇土地整治项目区看到的场景,也是海南省耕地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
2013年,海南省保有耕地1090万亩,基本农田941.17万亩,高于国家下达的指标,连续14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保量——严守红线不动摇
正处于发展上升期的海南,建设用地需求量大,耕地保护形势严峻。为此,海南省创新耕地保护机制,通过强化规划管控,落实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指标,将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目前全省建立了5个省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
海南省规定,建设项目只要占用耕地,就得及时缴纳开垦费开垦补充。该省将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作为刚性考核任务,全面实行耕地先补后占制度,凡年度考核任务不完成或拖欠任务的市县,责成限期整改,在限期整改任务完成之前,暂停受理新的用地申请。2013年,全省补充耕地面积1万亩。
“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是海南省运用经济手段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又一重大举措。该省实行差别化分配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对耕地保护贡献大的市县政府给予奖励支持,资金分配向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重点市县、国家级基本农田倾斜。
同时,编制了《土地整治规划(2011年~2015年)》,提出到2015年全省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不低于229万亩,经整治的基本农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面积不低于13.5万亩,全省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081万亩。
保质——打造品牌效益
耕地质量关系到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土地可持续利用。为此,海南采取“以整治促保护,以开发促建设”的方针,充分发挥土地开发整治在耕地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厅长陈健春认为:“土地整治项目在设计上要做到规模化、效益化,打造品牌效益;着手资源整合,与村庄建设、环境保护等相结合;加强后续管护,从效益常态化上下功夫。”
在清理历年土地整治项目基础上,海南省提出“整治一片、保护一片、显效一片”,并成立了专门的土地整治机构。对耕作条件较差的土地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同时,对补充耕地进行质量建设,通过实施多种改良技术,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定安县在项目动工前,召集设计、监理、施工、项目区乡镇主要负责人召开技术交底会,探讨施工过程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结合田洋周边水库灌溉条件,重点新建、修复项目区道路、排灌设施。
东方市还建立了质量管理机构,加强项目质量管理。主要做法,一是聘请专门的监理单位,在项目每个标段安排一名现场监理人员;二是项目区乡镇抽调有施工管理和协调经验的工作人员参与现场管理,督促施工企业按要求施工;三是项目区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参与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对不符合质量的单项工程坚决要求返工。
据悉,海南省土地整治实施12年来,共实施土地整治项目285个,整治规模148.8万亩,投资27.45亿元,新增耕地26.87万亩,项目区直接受益人口达98万人,百姓年均增收3000余元。
保效——提升生产生活水平
按“保量、提质、创优”的路子走下来,海南不仅坚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还产生了综合性功效。
在定安县翰林镇基本农田整治项目区,一些农民将全年单一种植水稻改为水稻、冬季瓜菜、毛豆等作物轮种,土地效益明显提升。另一些农民选择将土地出租。“以前种地靠天吃饭,产量不高,部分地块都撂荒了。现在条件好了,自己种一部分出租一部分,每亩地能收租金700多元。”翰林镇村民周克权说。
昌江县十月田镇按照“精品、高效、规模”的标准,集中连片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块种着一大片毛豆的地都是我家的,全部出租给了承包商,每亩可以产550公斤~850公斤。毛豆采摘完后,紧接着种上甘蔗、香蕉,一块地一年有好几次收入。”保平村村民陈荣光乐滋滋地说。
万宁市龙滚镇土地整理项目(一期)建设规模为1.64万亩,项目总投资4542.9万元,涉及5个村委会。“过去田间路是狭窄的土路,机械很难进来,农产品只能靠人挑,非常吃力。土地整治后路变宽变直了,大车可直接开进来收购农产品,方便了不少啊!”龙滚镇文渊村民委员会凤尾村村民王元山说。